许老在现场指导。安庆
近日,市潜山县在安庆市潜山县五庙乡潜山弹腔许家畈传习基地,传承身受中风偏瘫等疾病困扰十余载的潜山72岁省级非遗传人许开学,每天刻苦誊写、弹腔整理残缺的安庆珍贵剧本,倾心帮助第七和八代传承人,市潜山县一招一式,传承从不含糊。潜山
弹腔是弹腔原始的徽剧,也是安庆京剧艺术的前身。潜山弹腔曲调悠扬、市潜山县音色爽朗,传承早在明朝就扬名四方。潜山目前,弹腔弹腔仍保持“老徽调”面貌而留存在安庆市潜山、岳西等县的偏远山村。潜山县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社是“潜山弹腔”传承载体。早在2006年,潜山弹腔就荣登第一批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开学也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弹腔传承人。
“在当时,许家畈有一个弹腔班社,利用农闲,随意找一处空地,就开始鸣锣开场。”据许老回忆,他7岁时先是看热闹,不料一看就看出了“门道”。得益于许小初、许忠育等几位当地老艺人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点,少年的许开学开始痴迷上弹腔,成了老艺人眼中的好苗子。1967-1977年,许开学被村民推选为文艺宣传队队长,坚持钻钘弹腔,唱念做打皆有板有眼,且渐入佳境。
如今,为了早日整理出失传的剧本,许开学不知熬了多少夜,全然不顾病残的身体,回忆整理出《郭子仪上寿》《二进宫》等9个剧本。另外,只要有演出,他都要坚持亲自指导排演。在继承中进行创新,拿他的话说,70%继承,30%创新。如今,潜山弹腔又活跃在舞台上。
许开学2016年被评为“安徽好人”,今年3月被评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本报通讯员黄有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