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社区科普馆: 零距离感受科技之美

社区科普馆: 零距离感受科技之美

2025-05-29 02:58:21 [热点] 来源:亚洲 图 欧洲 自拍 图片

  家家景园社区科普馆  盛磊 摄

  展品丰富的社区家家景园社区科普馆  盛磊 摄

  科普馆成为社区重要的活动平台  盛磊 摄

  蜀麓苑社区科普馆是合肥市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项目之一  宋炎骏 摄

  蜀麓苑社区科普馆吸引了很多少年儿童参与体验       宋炎骏 摄

  万年埠街道云华社区科普馆的科普课堂很受孩子欢迎               朱福雯 摄

  云华社区科普馆成为科学学习实践的场地                    朱福雯 摄

  奥林花园社区科普馆“复馆”后重新开放  陈三虎 摄

  来自合肥乐农新村小学奥林校区的小学生在奥林花园社区科普馆体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陈三虎 摄

  龙居社区“AI机器人果小聪科普教育馆”  徐燕 摄

  合肥科技馆淝南社区分馆充满了科技元素

  肥西县派河社区科普馆有效盘活了社区科普资源                       方晓云 摄

  肥西县派河社区科普馆经常性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方晓云 摄

  “

  科普馆是面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科普科技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主阵地之一。利用科普馆开展形式多样的馆零感受科普活动,对培养科学精神,距离浓厚广大青少年科学兴趣,社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科普科技

  记者从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获悉,馆零感受近年来,距离合肥市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社区大力实施科普为民惠民工程,科普科技持续推进科普场馆向社区延伸,馆零感受已建成社区科普馆80余家,距离让市民尤其是社区广大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近距离接触科学。

  共享科普活动进社区

  2021年12月1日下午,科普科技合肥市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项目蜀山区蜀麓苑社区科普馆正式开馆,馆零感受健康哈哈镜、空气的奥秘、触觉与错觉等多个项目吸引了很多社区少年儿童参与体验,在互动中感知科技魅力,拓宽学习视野。

  蜀麓苑社区科普馆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卫生服务中心旁,同时,还包括二楼科普室,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共设置了30多个互动体验项目。并定期开展健康、科技、安全、环保、交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科普讲座、科普阅读、科普宣传、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活动,展出内容涵盖“健康生活、太空探索、应急安全、预防近视、酷炫科技”等相关主题。

  像这样的社区科普馆在合肥还有很多。记者从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了解到,2020年,合肥市启动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试点项目,选择肥西县青年、派河、新型家园,蜀山区蜀麓苑,包河区淝南家园、万年埠等6个社区科普馆开展活动。

  据悉,合肥市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试点项目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于2020年推动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第四批项目之一,是在已有社区科普馆科普设施的基础上,开展多个社区科普馆展览内容交换展示,基于社区科普馆及其他社区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并整合与促进资源共享,探索社区科普资源整合共享服务的新模式。

  肥西县派河社区科普馆于2017年9月开始免费对居民开放,集虚拟互动、科技互动、思维拓展等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30多件展教展品,让广大社区居民在科普体验中增长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质。科普馆建设完成以来,开展了多样化、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除了每周末定期对居民免费开放,还结合社区实际经常性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先后和大地学校、丽景学校、上级科协及社会各界联合展开过多次活动。并且利用节假日和全国科普日等时间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做到了科普走进社区、走进居民,让广大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自然接受科普知识。

  自2020年8月,派河社区科普馆参加了中国科协在合肥市开展的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试点项目,迄今已开展展教活动20场,受益人数3600余人,轮转展教展品22件,有效地盘活了社区科普资源。

  为有效利用社区科普场所和设施,充分调动社区科普组织和科普志愿者服务热情,探索社区科普资源整合服务的新模式。2021年,市科协还总结中国科协社区科普资源共享试点项目经验,深化我市社区科普馆建设、管理新模式。在全市遴选了瑶海区方庙街道清河社区、蜀山区蜀麓苑社区、包河区万年埠街道金斗社区、高新区天乐社区和新站区光明社居委等5家社区科普馆试点,开展社区科普资源流转。

  合肥市社区科普馆资源共享项目,通过集中采购健康生活、应急安全、炫酷科技等不同主题社区科普展品,将多个社区科普场馆资源集中,而后定期在社区间轮展,并配套科普展教服务,以达到科普展品常展常新,科普活动形式多样,贴近群众需求,有效提高社区科普服务水平,服务市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目的。

  家门口“触摸”科普知识

  合肥目前有80余家社区科普馆,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到科普知识,真正实现“科技不再那么遥不可及”的愿望。

  不出社区也能体会科技的奇妙:玩人体导电、元素飞车、低碳跳棋、轻功漫步、平衡测试的游戏,而这么有趣的游戏就在家门口的科普馆,社区的小朋友从家里走过来或许只需几分钟。在包河区常青街道的合肥科技馆淝南社区分馆,这样的现象已成为了常态。

  合肥科技馆淝南社区分馆位于常青街道龙图路与潜口路西北角,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馆。

  该科普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科学乐园、儿童天地、非遗作坊、创客空间、科普剧场五大主题馆组成。该馆按照“贴近社区实际、居民需求导向、突出参与体验”的新型理念构思设计,以现代化的理念和手段,通过展示和教育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打造融展示与互动、参观与体验、学习与娱乐于一体的科普宣传平台。

  自2016年以来,合肥科技馆淝南社区分馆开展了一系列科普主题活动,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带领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在科学乐园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制造天气、手臂搭桥、听觉测试等30多种科技小游戏;在儿童天地,既有翻斗乐淘气堡,又有会说话的树桩、传声筒等科技展品;非遗作坊主要教授孩子们学习剪纸和棕编;创客空间则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空间和动手能力,制作各种科技产品;科普剧场里既播放《奇妙的声音》、《垃圾分类总动员》等科普电影,又让孩子们自己上台演出科普剧。

  万年埠街道云华社区科普馆于2020年6月1日开馆,充分利用社区特色和优势资源,打造社区科学、教育、学习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获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学习实践的场地。开馆以来已开展活动170场次,共计参加2565人次,培育出“科学总动员”、“梦工厂创客训练营”等具有特色的优秀社区教育活动品牌,并荣获“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在社区居民中有较高知晓率。

  云华社区科普馆每周一至周五开展四点半课堂,面向学生提供高质量免费托管服务,课余时间,则开发实施科普教育课程,如《萌童玩科学》、《大象实验室》、《科学魔法秀》等。并依据法定假日以及防灾减灾日、国际禁毒日等纪念日,结合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举办科普嘉年华活动,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开展暑期科学实践活动以及亲子科普课堂,获得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为了让青少年参与到社区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中,云华社区科普馆还孵化培育了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社区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培育社区科普达人。同时与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密切合作,并和省、市科技馆开展科普共享活动。

  “哇,这里有个自行车,我要来试试!”“这是什么?好像是个磁铁,隔着隔板还吸着一个东西!”近日,在蜀山区琥珀街道奥林花园社区科普馆,来自合肥乐农新村小学奥林校区的小学生被馆内新增的科普展品所吸引,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争相感受科技的魅力。

  奥林花园社区科普馆位于奥林花园三期广场旁,是社区联合社会组织共同打造的面向居民群众的科普基地。该科普馆于2013年建成开放,2019年8月重新装修,至2020年9月,科普馆迎来“复馆”。

  奥林花园社区科普馆复馆后引进的6件展品,可通过人机互动、模拟演示等方式,宣传普及家庭用电知识、食品加工安全常识、如何正确报警、交通安全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适合绝大部分年龄段的居民群众。馆内还悬挂了5幅奇特的视觉错觉图片,参观者可以通过多角度来观察图片,感受视觉差的魅力。

  家家景园社区科普馆(科普之家)于2014年6月底正式开放,场馆位于社区办事大厅一楼,面积200余平方米,各类展品80余件。场馆共分为视听平台、青少年益智平台、安全平台、健康平台等活动体验区,通过物件展示、声光电展示、器械检测等手段,生动有趣地向广大居民展示了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在互动中掌握科学知识。家家景园社区也借助安徽省地震局的科普资源,组建了社区家·年代志愿者服务队的其中一个服务队:“70科普传教”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内的广大居民和儿童宣传科普知识。

  自成立以来,科普之家成为了家家景园社区重要的活动平台。每年暑期,社区都会邀请省地震局的专家在科普之家开展地震安全知识的小讲座,通过PPT演示、视频短片的播放、地震避险演练等活动,向孩子们传授各类地震安全小知识。社区还与辖区的小学开展科普第二课堂活动,建立科普共建基地,邀请各年级段的小学生参观社区科普之家,优化双方资源的配置,共享现有的科普资源。

  多年来,通过打造15分钟科普生态圈,合肥市的各个社区科普馆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激发辖区儿童的科学梦想,推动形成崇高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

  特色科普馆成居民“宠儿”

  防震减灾、消防体验、垃圾分类、AI机器人……近年来,各种社区特色科普馆也逐渐成了居民们的“宠儿”,门类齐全、开放共享的社区科普场馆,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科学素质。

  近日,合肥高新区首座社区垃圾分类科普馆通过竣工验收,将面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据悉,该座垃圾分类科普馆是合肥首个该类型科普馆。

  垃圾分类科普馆位于合肥高新区望江西路蜀南庭苑社区综合楼,由合肥高新区城管局联合蜀麓社区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展馆分为“多角度认识垃圾分类”“垃圾分类趣味动画”“我们的垃圾去哪儿了”“垃圾分类魔方转转转”“可回收物再展示”5大功能板块,是一座集科普宣教、趣味互动、环保手工制作展示为一体寓教于乐的社区垃圾分类科普馆。

  “我们就是想通过科普馆的建设,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馆内将通过图文、视频、模型、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展示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此外,居民还可以在馆内玩滚动方块互动游戏来加深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知。”合肥高新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龙居社区科普馆开展“果小萌教你垃圾分类”活动 徐燕 摄

  龙居社区科普馆开展“果小萌”AI实践课 徐燕 摄

  2018年7月25日,合肥市首个社区地震科普馆在三里庵街道龙河路社区正式建成开馆,社区居民们在地震科普馆利用VR逃生体验系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地震”,在操作中学习逃生技能。

  该馆由蜀山区科技局支援建设,面积约30平方米,包含“地震大百科”“灾害体验站”以及“应急救援队”共三个大展区。地震大百科展区主要展示中国地震带及全球地震带与安徽地震带的分布情况。应急救援队展区,主要介绍应急包内所包含的物品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让大家明白家中常备应急包的必要性。展区还设置了自救与互救知识介绍,通过学习自救互救知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风险,既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而最受居民尤其是小朋友欢迎的则是灾害体验站展区,通过VR逃生体验系统,立即置身一个陌生场景,地动山摇,地震即将马上到来,这时系统会提示你快速收拾10多种逃生用品,在地震发生时,系统会带领体验者迅速找到最近最安全的地方逃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地震逃生知识,增强自身的应急避险能力。这对孩子们来说,很有意义。”附近居民纷纷点赞。

  庐阳区海棠街道藕塘社区科普消防体验馆的建成,进一步拓宽社区消防安全和食品交通安全宣传阵地,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建立有效的消防、食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占地110平方米的科普消防体验馆既有大型的专业科技产品,也设置了探究性实验器材,方便对社区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现场演练和培训。该社区科普馆培训内容趣味横生,包括虚拟灭火、消防闯关、安全驾驶、食品安全等。同时,体验馆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现燃烧基本知识、火灾常见类型、典型火灾现象、报警灭火操作、火场自救等知识,使得安全教育宣传生动活泼,更加深入人心。目前,社区科普消防体验馆正致力于不断完善和拓展科普馆的功能体系建设,使其成为“体验科学魅力的平台,启迪创新思想的殿堂,展示科技成就的窗口,开展科普教育的阵地。”

  “小朋友们好,我是 AI 机器人果小聪 ……”伴随着活泼有趣的语言,甜美悦耳的声音,蜀山区龙居社区的AI机器人“果小聪”带你体验不一样的社区科普之旅。

  2020年5月12日,合肥市首个开在小区里的 AI 科普馆——龙居社区“AI机器人果小聪科普教育馆”正式投入使用。“AI机器人果小聪科普教育馆”是龙居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针对青少年儿童教育服务科普子项目。据了解,龙居社区利用未来星成长基地场馆和项目,引进时代感和科技感相结合的智能体验项目,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创设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在学的全民科普教育学习氛围。

  智能“AI机器人果小聪科普教育馆”设置垃圾分类科普区和综合减灾科普区,通过AI机器人“果小聪”的互动教学,让辖区青少年和儿童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垃圾分类和综合减灾相关知识,同时辖区青少年和儿童可以通过与AI机器人互动和编程,亲自操作,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和综合减灾知识。活动中,由专业科普教育指导老师现场为孩子们进行抗震减灾、垃圾分类两大主题智能体验活动,帮助青少年、儿童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

  合报全媒体记者 秦鸣 通讯员 洪雨茜 陆艺璇 徐燕 赵净 徐静 夏玉进 严肃 毛陈珏 仲名山 季云冈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推荐文章
  • 宝生莉莉封神之作,影视宝库的璀璨明珠

    宝生莉莉封神之作,影视宝库的璀璨明珠 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影视作品如繁星般璀璨,而宝生莉莉的封神之作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部作品,感受其魅力所在。让我们从网络内容开始,遍历各大影视平台,宝生莉莉的封神之作以其精良的制作 ...[详细]
  • 家在徽州——黄山白岳间的诗意行走

    家在徽州——黄山白岳间的诗意行走 □ 卢百平/文 潘 成/摄汤显祖不愧是伟大的戏曲家,一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短短10个字,让剧情变得云遮雾罩、扑朔迷离。你游黄山白岳而未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痴迷徽州却无梦,这又究竟为何?这清 ...[详细]
  • 宣城市全力打造“徽厨宣味·徽菜名城”名片

    宣城市全力打造“徽厨宣味·徽菜名城”名片 本报讯 “老师通过学前辅导、示范讲解、实操训练和参观实践,让我对中式面点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样的培训对于我来说真的很及时。”近日,郎溪县毕桥镇村民何胜红参加了当地人社部门举办的中式面点师培训班,他开心地 ...[详细]
  • 歙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永江

    歙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蔡永江 2021年12月28日下午,位于中心城区新安江畔的工作室里,蔡永江正一刀一凿地雕刻着砚台。蔡永江是歙砚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同时,他还是一名市政协委员,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从事砚雕3 ...[详细]
  • 唐朝妖姬,在线观看与剧情介绍

    唐朝妖姬,在线观看与剧情介绍 欢迎来到唐朝妖姬的精彩世界!让我们一起遍历网络内容,探索这部作品的评论、演员信息以及丰富的剧情。让我们从在线观看开始,您可以在各大视频平台免费观看《唐朝妖姬》,这部作品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充满神秘 ...[详细]
  • 南宋古戏楼 古韵悠悠唱沧桑

    南宋古戏楼 古韵悠悠唱沧桑 戏楼穹顶上精美的彩绘。戏楼上的雕刻栩栩如生。赵氏宗祠戏楼全貌。■ 本报记者 陈燕飞 文/图义安区东联镇水浒村位于顺安河古道东岸,西临玉楼山,南朝矶头、叶山诸峰,北望浩荡的长江。在这座古朴的村庄里,有一 ...[详细]
  • 蚌埠双墩出土陶器文物印证文化传承

    蚌埠双墩出土陶器文物印证文化传承 7月7日下午,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队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新出土的陶器文物。日前,考古队在临近双墩遗址的黑虎岗区域,发现大片战国时期墓葬群并做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青铜剑在内的大量文物。 ...[详细]
  • 传承生态文化 助力永续发展

    传承生态文化 助力永续发展 □王玉明 冯晓英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其核心要义在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挖掘传统生态智慧,增强民众文化自信;赓续民俗文化传统,筑牢生态文明基石;传播中外生态文 ...[详细]
  • 小城与父母进城,城市生活的探索与在线视频之旅

    小城与父母进城,城市生活的探索与在线视频之旅 在远离喧嚣的小城,生活节奏总是那么的宁静而缓慢,当小城与父母决定进城时,他们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探索之旅。小城一家三口来到了繁华的都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让他们感到新奇而兴奋,他们穿梭 ...[详细]
  • 非遗黄家内八针:一根针灸针 传承五代人

    非遗黄家内八针:一根针灸针 传承五代人 黄红军与他的黄家内八针针具黄红军正在为患者针灸世代相传 已有五代传承人针灸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锐利的小石片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在亳州,流传着一种 ...[详细]
热点阅读